5月14日下午,应外语学院邀请,中央民族大学何克勇教授作题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的受众接受”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副院长李敏杰主持,部分师生参与学习。
何克勇教授首先对中国作品外译现象及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翻译须考虑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趣味,应考虑译文的接受效果。他从传播学和语言学视角,结合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等内容,指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的读者接受机制。何教授还分享了优秀传播的案例,强调翻译应该是以传播为目的,着眼读者接受,注重翻译效果。在AI时代,对译者的语言能力、翻译能力要求更高。他鼓励同学们要多读书、真读书,不断提高自身的翻译技能。在交流互动环节,何教授围绕翻译对等的相对性、中国诗歌英译、中华学术外译等内容回答了师生的提问。

(何克勇教授讲座现场。 肖蒙摄)
本次讲座以丰富的理论和生动的案例,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指导。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专家介绍:何克勇,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影视译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宣部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民委翻译顾问。曾任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等职,长期从事口笔译实务及教学研究工作,担任国家领导人及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口译。出版专著、译著1部,审校译著15部,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24年获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称号表彰。
作者:农艳梅 摄影:肖蒙 责编:李敏杰 审核:李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