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俊屿,图/吴明洋)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我院近日在16栋713开展第三届“道中华杯”大学生演讲比赛。院团委副书记魏邱霞、兼职辅导员杨静、蔡佳伦、薛宇担任评委。比赛由2024级佘江同学主持。

图为佘江主持。吴明洋摄
本次比赛各年级学生纷纷踊跃参加,最终11名选手进入决赛。其中生医2408班阮诗涵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角度出发,讲述了医工融合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她将芯片焊接比作民族团结,分享了与不同民族同学的合作经历。她说:“让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十指相扣,就是我们00后最浪漫的焊点。”

图为阮诗涵演讲。吴明洋摄
生医2407班王子轩同学以“昆仑山戍边军人”为题,讲述了边防战士在雪域高原坚守岗位、护卫祖国的感人事迹。她认为,昆仑精神不仅存在于边防线,也体现在各行各业的默默奉献中,呼吁青年以实际行动传承戍边精神,为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王子轩演讲。吴明洋摄
生医2202班肖阳同学在演讲中提到了云南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历史。她讲述了1950至1951年间各族代表赴京观礼并立碑,凝聚起各民族团结一心、携手奋进的坚定意志。这一精神在七十余年的传承中,持续激励着无数人奋勇前进。她呼吁新时代青年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守护民族团结之花。

图为肖阳演讲。吴明洋摄
其他同学也各展风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他们回顾了从“协和万邦”到“一带一路”的融合历程,讲述了大运河对南北交流与国家统一的推动作用,强调文化自信在中华文明赓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呼吁青年在时代实践中积极担当、贡献力量。

演讲比赛现场合影。吴明洋摄
在本届“道中华杯”大学生演讲比赛中,同学们从多角度深情诠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精彩的演讲充分展现了理论认知、文化自觉与实践担当的有机融合,彰显了新时代青年作为中华文化传承者和民族团结践行者的使命与风采。我院阮诗涵同学代表学院参与了学校举办的 “道中华杯”演讲比赛决赛,凭借扎实的演讲功底、真挚的情感表达以及对主题深刻的理解,在众多参赛选手中崭露头角,最终荣获校级三等奖,为学院争得了荣誉。
学院获奖名单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