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解构AI职场角色,前瞻人机协同未来 ——我院举办“新文科·新管理·新融合”系列学术讲座第二十一期

发布人:白才让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17 浏览量:

2025年10月16日,我院“新文科·新管理·新融合“系列学术讲座第二十一期成功举办。本期讲座特邀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光磊教授莅临,带来题为“工作场所人工智能角色划分:对员工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的专题分享。讲座由学院副院长周运兰主持,全院师生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同仁积极参与。

张光磊教授是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知名青年学者,现任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他在科研领域硕果累累,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其中含重点项目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三项。其卓越的教学能力亦屡获殊荣,曾斩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23)、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2023)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等高级别奖项。同时,他积极服务学术社群,担任湖北省青年科协副秘书长、湖北省人力资源学会会长、湖北省软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编委等职。其研究成果广见于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管理科学学报》、《南开管理评论》等国内外顶尖学术期刊,累计发表论文50余篇。

讲座伊始,张光磊教授首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脉络与职场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他援引亚马逊仓储机器人、自动化客服系统及无人驾驶技术对传统行业的冲击等案例,深刻指出AI在显著提升产业效率的同时,亦催生了就业替代、职业身份焦虑等深层次问题。在此基础上,张教授分享了其研究的创新性核心成果——工作场所人工智能“四角色理论”,将AI的角色功能精辟地划分为替代型“对手”、辅助型“助手”、协作型“同事”与监管型“领导”。该理论框架与他早前关于“高绩效工作系统双刃剑效应”的研究一脉相承,体现了其研究的系统性与深度。

随后,张教授结合翔实的实证数据,深入剖析了不同AI角色对员工心理与行为的具体影响机制。例如,作为“对手”的AI可能通过激发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行为产生复杂的双向影响;而作为“领导”的AI则可能引发算法厌恶等负面心理反应。针对上述挑战,他提出了一套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AI-组织-个体”三维应对框架,即在AI层面提升算法的透明度与公平性,在组织层面构建强有力的支持体系,在个体层面则需主动培养技术素养与适应能力。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师生围绕“AI角色的动态转化”、“人机信任的构建”等前沿问题与张光磊教授展开了深入探讨。张教授结合其严谨的研究方法与丰富的实践洞察,对提问给予了细致的回应。

最后,周运兰副院长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她首先代表学院对张光磊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诚挚感谢,并高度评价了讲座的学术价值。她指出,本次讲座不仅为师生带来了学科前沿的理论视角与新颖的研究思路,尤其对于启发科研项目申报和推动跨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讲座也帮助与会者深刻认识到AI时代的职业发展新趋势,有助于树立主动学习、适应人机协同新常态的意识,为从容应对未来职场变革奠定了认知基础。

责编:翟华云 审核:闻亮 上传:白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