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

SCHOOL OF ECONOMICS

民大学子探新路 “绿智”襄阳赋新能——经济学专业师生赴襄阳开展暑期调研活动

发布时间 : 2025-07-07

近年来,襄阳市县域经济秉承“绿色生态为底、智能创新为核”的发展逻辑,成为全国县域经济“绿色智造”双驱发展的典范。2025年6月在经济学系陈祖海、程蹊、陈韶华、高华云、赵丽平等老师的带领下,23级经济学专业120名同学赴襄阳市开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暑期综合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专题报告、田野访谈等多种形式,探寻转型发展脉络与产业重塑之道,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聚焦科技转型,触摸县域经济“人文生态脉搏”

6月28日,师生们走进调研第一站——湖北思安药业有限公司。公司先后被湖北省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北省中药现代化示范企业”等称号。公司副总经理曾雯向师生介绍“公司+协会+合作社+农户”订单种植模式,深入讲解提升、利用湖北老字号“普森春”企业品牌形象、拓展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规划。

在中医药历史展区,师生追溯传统医药文化脉络;在现代化生产车间,大家观看中药材从储存到加工的标准化流程,深切感受中医药产业在传承中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

在襄阳市南漳县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主任郑生强的陪同下,师生来到楚桑丝绸文化博览园,了解荆楚千年桑蚕丝绸历史及现代丝绸生产工艺。

桑蚕丝绸工业生产区师生近距离观察蚕茧处理、生丝加工到成品制造的完整环节传统丝绸工艺与现代环保技术融合而成的全链条绿色生产体系,生动展现传统产业向“绿色文创”转型的特色路径。

为探究襄阳市历史文化和人文底蕴师生走进南漳县博物馆,王红玲馆长倾情全程讲解。学生们感慨道:“这些文物与史料,清晰勾勒出当地‘生态优先’的发展脉络,让我们看到绿色发展理念深厚的历史根基与时代意义。”

探秘智能升级,感受产业发展“创新动能”

6月29日,师生一行调研多家企业。湖北华海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其主打产品由文化用纸拓展到防近视纸和食品级白卡纸。公司副总经理薛超在生产车间详细介绍了精准调控生产参数的智能控制系统与全自动流水线,展示其如何实现资源消耗最小化与产品质量最优化。

公司制浆系统先进设备更新及数字化节能降碳改造项目基地,师生现场见证了公司推进生产过程的绿色化,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湖北荆楚源油脂有限公司是创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企业公司先后荣获“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明冒着酷暑,脱稿一个小时如数家珍般介绍公司构建集研发、种植、加工、营销为一体的食用油全产业链条,助力地方品牌走俏市场的经验

 在公司智能精炼车间,董事长张传明讲解数字化监测系统对油脂加工全程把控,保障生产效率与食品安全过程。

  湖北马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集轮毂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企业,致力打造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锻造轮毂生产基地。公司副总经理汪洋介绍了“小”轮毂转出“大”市场的发展历程。

  在副总经理汪洋的引导下,师生步入1-4号生产加工车间。在机加工车间,150台智能数控加工中心,仅有15名技术操作人员生产环节基本上由机器人完成。智能数控加工中心内部转速高达每分钟15000转,但是在车间感受不到震动,整个生产过程高效智能。

在云上牧歌(襄阳)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万头奶牛智慧产业园,公司生产部主任吴小东向师生讲解“科技+全链+联农”模式,以沼气发电、光伏绿电构建循环经济闭环成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牧场。

走进云上牧歌的牛舍观察室,吴小东主任指出公司已进入智慧养殖阶段,数据成为了决策的基石。公司的智能饲喂、环境监测系统尽收眼底,颠覆传统养殖模式。学生们敏锐发现,智能化已渗透全产业链,从生产到研发、从制造到营销,大数据驱动的精准创新让襄阳制造更具市场竞争力。

锚定青山绿水,探寻“绿色+文旅”融合路径

6月30日至7月1日,师生们重点考察荆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襄阳市东巩镇“绿色+文旅”融合发展案例。东巩镇党委书记何大福讲解该镇农文旅融合、产业链升级,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的作法与经验。在南漳县裕农菌业有限责任公司,东巩镇副镇长方晴指出,该公司通过“企业+农户”模式,辐射带动8个镇46个村约1.2万农户增收致富。公司相继开发了十菇洞、岭子寨、采摘园等农旅项目,促进农民增收,迈向共同富裕。

襄阳市东巩镇寨子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是返乡大学生创业项目,致力于有机水稻的种植、收购、加工、产品研发、销售及文化传播。襄阳市人大代表、理事长赵青热情讲解有机水稻生产、种植过程。合作社坚持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干湿交替灌溉技术,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提升稻米品质。目前,合作社进入了全产业链数据化采集和质量追溯的新阶段。

师生顶着烈日,实地考察被誉为“荆山小桃源”的有机水稻种植基地。这里泉水冬暖夏凉,水田条件优越,使得水稻生长周期长,米质上乘。其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襄阳市注重文旅融合项目开发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丰富的生态资源、厚重的人文历史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文化IP”。

湖北天池山生态农业科技发展公司董事长兰立军向师生分享茶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经验,问计经院师生农旅发展之道。

为全面介绍公司发展成果和未来规划,董事长兰立军主讲专题报告,全面讲解公司以智能茶园为基础,融合茶文化体验、研学旅游等新业态,以期实现绿色生态与文化创意双向赋能。

实地调研充分证明,“绿色+智能的深度融合,为县域经济开辟多元化发展新路径师生深刻认识到绿色发展是县域经济的底色,智能升级是县域经济的动能襄阳县域经济在“绿色”与“智能”双轮驱动下的蓬勃活力,为经济学专业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课堂。威尼斯886699经济学院将持续深化与襄阳市的校地合作,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让智力资源更好服务地方产业升级,共促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 : 王斌 凌望奇

编辑 : 华文健

审核 : 马楠

上传:华文健)